木已成舟米已成饭,乌克兰的不幸,不是北约的扩张野心;也不是美国对搞垮俄罗斯的处心积虑 — 这些都是放在桌面上的东西,一目了然。
乌克兰的不幸,不仅是泽连斯基的罪孽,也是乌克兰人民的宿命 — 在选择了这样一个总统的时候,命运就已经注定。
我所以说泽连斯基是“罪孽”,是一点儿也不会言过其辞。有道是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 而泽连斯基的所作所为,他本来可以迎接和平,作为中立国成为西方与俄罗斯的桥梁 — 然而,他却将整个国家带入战争的泥淖 — 以致于万民涂炭,家园成为废墟,真是罪大恶极。
我没有说普京没有错。但是,众所周知,俄罗斯就是森林里的一只大棕熊。当泽连斯基泯灭理智,伙同北约想要去捕猎“它”时 — 普京的特别军事行动就是“棕熊”很自然的反噬。
可惜的是生米煮成熟饭,基辛格的担忧成为了事实。残酷的战争,已经造成俄罗斯人和乌克兰人之间的血海深仇 — 和平无望,中立就无可能 — 在这种局势之下,基辛格作为美国人,满脑子想的当然都是美国的利益。
所以基辛格改变了说法,在再次呼吁通过谈判解决俄乌冲突的同时,他认为乌克兰加入北约可能是俄罗斯“入侵”的“适当结果”。
不错,基辛格的调子是改变了。但是没有改变的,是作为美国人服务于美国利益的思维。9年前,基辛格为什么投书媒体建议乌克兰作为俄欧的桥梁保持中立呢?原因就是他看到了北约进入乌克兰的结果的可能引发的一场世界大战 。尤其是得面对核战争导致世界毁灭的风险。
作为俄罗斯和乌克兰两个国家的局外人,基辛格能够感受到的东西,那么普京身临其境,就好似身处火场边缘的炙热,普京当然是立即感受到乌克兰成为北约成员后必然带给俄罗斯的窘境。
因此,在诸般的文攻武吓都无效之后,普京剩下的,就只有先下手为强的唯一道路。可惜的是,如今想来,如果我们来一点事后诸葛亮的检讨,那么就可以发现普京的失策 — 就是他的“妇人之仁”。
兵贵神速,特别军事行动开始时进行得非常顺利,在很快的时日里俄兵就兵临城下,对乌克兰首府基辅包围了一圈。吊诡的是俄军竟然是围而不攻,结果尾大不掉,反而造成了供给输送的困境。以至无功而退,主动撤离基辅,然后在多个地区展开互相缠斗的局势。
以俄罗斯的国力和每年6百多亿美元的军费预算,在常规战争上怎样都不是北约共计万亿美元的对手。因此,普京的王牌就只能是“核武” — 没有俄罗斯就不需要有世界就是普京的杀手锏 — 这句话绝对不是恐吓。因此,兹事体大,在权衡厉害之后,美国和北约自然不会寿星公上吊 — 不可能为了乌克兰人的利益赔上自己国家的命运。
这时候,和乌克兰坚如磐石的美国松手了,一直蛊惑乌克兰加为成员的北约也变成了缩头乌龟。
然而,当普京以为乌克兰就是囊中物,等着瓮中抓鳖的时候,他没有想到的,是北约国家切香肠式的采取把自己拥有的俄制武器送给乌克兰。然后就是温水煮青蛙,武器的规格也越来越先进。
对于俄罗斯来说当然不会惧怕自己制造的老旧武器 — 所以也不以为意。谁知道,美国和北约慢慢的就连自己先进的武器也供给乌克兰了,俄罗斯也就陷在妇人之仁的泥淖里。
不过,让俄罗斯人觉得好受的,就是美国和北约提供给乌克兰的武器都人为的自己设限 — 那就是不能够将战场延展到俄罗斯境内。因此只要俄罗斯没有成为战场,没有威胁到俄罗斯的国家安全 — 普京就没有动用核武的理由。
这里说些题外话,那就是看到一篇《普京战败当为今年全球首选大事》,作者就不必提了 — 试想,乌克兰因人成事 — 除非美国想“赢”,不然俄罗斯绝对不会输。当美国和北约国家支援乌克兰的武器都自我设限的时候,底子里其实就是不想让乌克兰赢 — 因为大家都看到了随着俄罗斯的“输”核武就可能登场的威胁。
其实,在网络媒体上早就传开了,那就是美国和北约的战略,在俄乌战场的经验中已经得到了最大的利益 — 只要泽连斯基愿意成为美国和北约的棋子,那么美国和北约就不吝成为俄乌战场上的“绞肉机” — 消灭俄罗斯的有生力量,同时也消耗俄罗斯的国力。战争拖得愈久,在此消彼长之下,俄罗斯就可能沦为二等国家。
而备受可怜的,就是乌克兰的“愚民” — 他们是为什么而“战”呢?自由?不是!和平?不是!利益?不是!这一场俄乌战争,留给乌克兰人的,就只有国家四分五裂、国土成为废墟,大部份人民成为无家可归的难民 — 重建更不知道是哪个猴年马月?
其实,基辛格先怕的,就是俄罗斯的那几千个核弹。后怕的,就是美国和北约的介入引发核战 — 而如今局势逐渐明朗,俄罗斯已经陷入乌克兰的泥淖不能自拔 — 这样一来,俄罗斯就算没有被拖垮也会脱去一层皮 — 这,本来就是美国的如意算盘。
其实,别人家的孩子死不完 — 乌克兰的存亡?乌克兰人的生死 — 在冷战的思维里,从来就只能是地缘政治的一颗棋子。因此,9年前基辛格的那番谈话,从来就不是为了乌克兰考虑 — 现在当然也不会是。
当然,乌克兰人民的苦难也与泽连斯基夫人无关痛痒 — 每一个硬币都有两面 — 当一名是人民的苦难,另一面就会是政客的利益 — 不是吗?此时此刻,夫人伊正率团参加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并且发表讲话,她没有呼吁与会者协助停止战争,因此很显然并不是为和平而来 — 她直接呼吁西方提供更多援助、运送更多的军火武器 — 一心一意就是为了乌克兰的这台“绞肉机”添加薪火。